很多人對于玉的理解,大多是從“君子比德與玉”這一句開始的,當然,小編也不例外。玉之光華,不像鉆石、金銀折射于外、喧嘩奪目;也不像水晶、玻璃一覽無余、欠缺實質;玉之本質,內斂于自身,時日愈久,愈能回味無窮。君子者,韜光養晦、內斂光華,美玉喻君子,貼切無比。

  今天河南華夏拍賣的小編帶給大家的這件新疆和田玉沙棗青籽料作品,乃是玉石雕刻大師張煥慶老師的作品——梅蘭竹菊插屏。

  張煥慶,中國玉石雕刻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玉石雕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上海市高級工藝美術師,上海市工藝美術大師,上海市特級玉石雕刻大師、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1960年10月生。1975年9月至1978年9月,就讀于上海玉石雕刻廠工業中學, 1978年-1988年 進入上海玉雕廠人件車間花卉瓶小組,專供花卉瓶雕刻。1988年,在南通從事玉石雕刻教學工作。1995年在上海市創辦個人玉雕工作室。2013年創立上海得玉坊工藝品有限公司。

02761號拍品張煥慶 新疆和田玉沙棗青籽料梅蘭竹菊插屏 規格:15×4.6×1.5cm  重量:189g  白度:沙棗青  脂份:極高  密度:無結構  款識:煥  起拍價:RMB 120000(和田式拍賣)  02761號拍品張煥慶 新疆和田玉沙棗青籽料梅蘭竹菊插屏 規格:15×4.6×1.5cm  重量:189g  白度:沙棗青  脂份:極高  密度:無結構  款識:煥  起拍價:RMB 120000(和田式拍賣)

  這件和田玉沙棗青作品以花中四君子的梅蘭竹菊為主題,以雙飛的青鳥、嶙峋的湖石做陪襯,構成一幅極具花鳥人文風雅氣息的四君子雅趣圖。一塊瑩潤的籽料,是如何搖身一變,成為人文風雅的佳作呢?小編為您細細道來。

  這件作品,本身是一塊凈重三百多克的新疆和田玉沙棗青籽料切料,當然,如此重量與質地,已經足夠受到眾多收藏家的注意,但接下來的“變身”,更能使其成為奪目的焦點。

  這么極品的料子,實在是舍不得下手,隨形就形、營造出一種隨適自然的處世氛圍,才是最恰當的選擇,而這也剛好迎合四君子風尚的主旨,實屬難得。

  張煥慶老師在玉料上作底稿時也是精巧心思,以太湖石為中心點,其上為竹,用以表達青竹蒼勁挺拔的精神氣節;青竹之側以梅花相伴,正合中國書畫中的“竹梅雙清”的風雅氣節;太湖石之下,蘭花幽然、素菊淡雅,默然開放的模樣與梅竹之態遙相呼應。仔細觀之,瘦梅以五瓣梅為藍本,也是映襯“梅之五瓣,福祿壽禧財也”的美好寓意。底稿便出意境,畫工心思亦是了得。

  在底稿上加以精細的描繪,使得整體畫面更為流暢,主旨更為清晰。細心的眾看官,請仔細對照上圖與之下的雕刻成品,相信您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

  作品雕刻以浮雕為主,使得雕琢花草更為立體,給人以真實觸感。浮雕技法是雕塑與繪畫的結合,是巧妙利用三維立體效果來達到主旨形象的方法,其中由分為淺浮雕和高浮雕,而這件插屏作品便屬于高浮雕的最佳代表,極品籽料貴出天價,做高浮雕來減少多少克重啊,整件作品從原料的318克到成品的189克,去掉了三分之一有木有?顯然高浮雕費料,但是更能出效果。

  大體模型出來后,就要開始對于細節處的精致處理了。太湖石以嶙峋奇異著稱,又有“窟窿石”之名。所以對于湖石的處理就變得極其繁復,既要做出湖石的奇異之姿,又要做到惜料有型。梅枝以瘦為最,幽蘭處纖柔為佳,素菊著曲長花瓣為真。每一處細節的描繪,都給這件作品帶來一絲靈氣。

  說到這兒,眾看官可有發現實物與底稿的不同之處嗎?找不到?沒關系,來個更清晰的正面“證件照”。

  眾看官可有發現不同之處?沒錯,底稿描繪的兩只翩飛的蝙蝠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兩只繾綣飛舞的青鳥。這又是為何呢?

  玉雕由古至今都注重自身的吉祥寓意與主旨統一,就比如底稿上的蝙蝠與青竹相互呼應,是為“祝?!敝?。雖然也是極為美好的寓意,但蝙蝠卻與梅蘭菊之間缺少呼應,使得整件作品的靈氣并不能融會貫通,達成統一。在之后的雕琢中,張煥慶老師將其雕琢為一雙青鳥,兩相繾綣,又與青竹、瘦梅組成中國傳統花鳥繪畫中的“竹梅雙清”(青鳥者,清也),幽蘭素菊也正是清雅高潔的象征,如此改變,不僅是中國傳統花鳥畫的繼承,也是對玉雕寓意新的理解,整體主旨統一、精神風雅貫通,方是玉雕精髓所在。

  中國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承載著民族的氣節與自身的情感,從而使花鳥魚蟲脫離了原有的意義,擁有更為深刻的內涵底蘊。

  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為高潔志士;

  蘭:空谷幽放,孤芳自賞,香雅怡情,是為世上賢達;

  竹:篩風弄月,瀟灑一生,清雅澹泊,是為謙謙君子;

  菊:凌霜飄逸,特立獨行,不趨炎勢,是為世外隱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