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是玉雕,整個拍賣行業,文房用具都是大項。 

  很多人會心生疑竇,時至今日,連寫字的人都沒幾個,文房用具真的還有這么大的市場?

樊軍民 和田玉籽料羅漢筆架樊軍民 和田玉籽料羅漢筆架

  提出這種疑問合情合理,毋論文房玉器,今日連玉器的應用場景也著實有限,玉器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完全等同于手鐲和吊墜,被當作飾品的代名詞。全球文化合流大背景之下,所有人吃、穿、用、度愈發趨同,這便讓傳統中式的儀軌一點點被擠壓。生活場景缺失,自然,玉器和人們生活結合的可能性也就隨之降低。

  現代中國,所有人知道玉,但并不是所有人懂得玉。

范棟強 青玉云龍紋雙耳香熏范棟強 青玉云龍紋雙耳香熏

  中國特有的書法系統促成了特有的文房用具的誕生?,F有常見的文房玉器諸如水洗、鎮紙、印章、香爐,哪一件不是毛筆書寫時需要用到的器具?而如若采用西式的用具,它們都只能是擺設,因為沒有實際的需要。

馮鈐 碧玉 和田玉茶具一套馮鈐 碧玉 和田玉茶具一套

  文房玉器其實更特殊,很難說它是純粹的實用品,古代普通階層擁有玉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即便王公貴族,玉器制作的文房器皿對他們而言也算得上是稀缺資源,因為有且只有在中國,玉器承擔了太多意義,無論是物質屬性還是文化屬性,無論是經濟屬性還是政治屬性。所以,文房玉器一定是兼具實用和審美的。

高俊華 翠青竹韻鳴蟬香插高俊華 翠青竹韻鳴蟬香插

  稀缺、實用和審美三者融合在一起,直接促成了大家對文房玉器的推崇。發展到今天,文房玉器實用的一面再次受到擠壓,畢竟使用毛筆的人少之又少,但稀缺和審美依舊能夠起到加持的效應,即便不用,它們也是文化感十足、品位極高的裝飾品。這些,正對物質極度豐富、精神饑腸轆轆現代人的胃口,所以,文房玉器擁有巨大的市場需求并不奇怪。

顧永駿 顧銘 和田玉籽料人壽年豐擺件顧永駿 顧銘 和田玉籽料人壽年豐擺件

  再就是中國特有的經濟體系。西方工業革命讓人和土地分離,直接導致工作的地方和個人生活的地方明顯劃分開來,也形成了當今社會演變的主流模式。好處很明顯,工作生活各自分開,彼此互不影響。壞處也明顯,對于不受自己控制的辦公場所,你很難按照自己的審美和氣質去大肆布置,更不可能將貴重的物品置于其中。中國的古代不存在這個問題,上至王公貴族,下至黎民百姓,多依附于土地,家和工作的處所很難完全剝離,所以書房的重要性和西方相比,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和田玉籽料板橋聽竹鏈條壺和田玉籽料板橋聽竹鏈條壺

  簡單而言,書房承擔了起居室和辦公地的雙重功能。這樣的情形下,對于書房布置的需求是強烈的,兼具實用和審美的文房玉器簡直是再合適不過的選擇。

俞挺 青玉蕉葉如意紋薄胎碟俞挺 青玉蕉葉如意紋薄胎碟

  大量的文房玉器也就這樣被消化應用,成為主人門面的裝點,或者的確成為其心靈的陪伴。文化濡染之下,即便現當代西方文化占據主流,但凡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認知、有情結的人,還是一定會在書房里添置文房用具乃至文房玉器。

李海濤 和田玉籽料祥云出岫仿太湖石擺件李海濤 和田玉籽料祥云出岫仿太湖石擺件

  最重要的其實在于,文房玉器不僅僅是器,更是一種生活方式。器本來就是古人用以和天地精神相溝通的一種方式,比如器以載道,再細致一點,莫若“爐瓶三事”。正因為大家知道玩器養志的重要性,也才誕生了像《閑情偶寄》、《長物志》、《遵生八箋》這樣的著作。它已經徹徹底底上升為一種群體文化,對器物尤其是文房用具的高要求、高審美,實則還是出于古人對自己生活的講究。

瞿利軍 和田玉籽料獨釣金秋鼻煙瓶瞿利軍 和田玉籽料獨釣金秋鼻煙瓶

  無論時光如何變幻,空間如何輾轉,相信對于每一個中國人而言,如果出于精致生活的考慮,文房玉器依舊不可或缺,從一件件文房玉器里,我們更能感知中國的內蘊,風雅。

  所以,文房玉器的存在,是一種符號,一個提醒,是事關中國生活的極致表達。

楊光 和田玉籽料獸面紋如意活環雙耳瓶楊光 和田玉籽料獸面紋如意活環雙耳瓶

  2018年正道春拍的文房專場作品,具有藝術性與實用性的高度結合,均可用于文人書房陳設或實際使用,主要分為印章、香道、茶器、文房用具等,形態各異,小巧而雅致,卻都是文人書房中的案頭雅玩,最能體現文人雅士的審美情趣。

楊文雙 碧玉達摩擺件楊文雙 碧玉達摩擺件